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

從金融角度 觀察個資保護法

從金融角度 觀察個資保護法
【經濟日報╱李智仁】2010.07.13 03:23 am

今年5月26日總統公布個人資料保護法的修正條文(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)後,各方關切度日益增溫。探究個人資料保護法之立法目的,主要求取「避免人格權侵害」與「促進個人資料合理利用」二端點間的平衡。

就前者而言,已有多號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架構出脈絡,如第585號與第603號解釋認定隱私權應屬憲法第22條所保障基本權利,同時楬櫫資訊隱私權的意涵,乃人民得以決定是否揭露其個人資料、及在何種範圍內、於何時、以何種方式、向何人揭露的決定權,並保障人民對其個人資料的使用,有知悉與控制權及資料記載錯誤的更正權。

不過,憲法對於資訊隱私權的保障並非絕對,國家得於符合憲法第23條規定意旨範圍內,以法律明確規定對其加以適當限制。

修訂後的新法,除不再以經電腦處理之個人資料為保護界限而更名為「個人資料保護法」外,內容也有調整。要點如下:(一)擴大保護客體;(二)普遍適用主體;(三)增修行為規範;(四)強化行政監督;(五)促進民眾參與;(六)調整責任內涵以及(七)配合增修條文。

修訂後的新法將非公務機關與公務機關進行二元化區別,只要不屬公務機關的自然人、法人或其他團體,均屬非公務機關,而金融業與金融周邊單位均在其列。就所保障之客體即「個人資料」而言,經擴增為自然人的姓名、出生年月日、身分證統一編號、護照號碼、特徵、指紋、婚姻、家庭、教育、職業、病歷、醫療、基因、性生活、健康檢查、犯罪前科、聯絡方式、財務情況、社會活動及其他得以直接或間接方式識別該個人之資料。

其中「醫療、基因、性生活、健康檢查、犯罪前科」屬於特殊性或敏感性資料,除符合(一)法律明文規定、(二)公務機關執行法定職務或非公務機關履行法定義務所必要,且有適當安全維護措施、(三)當事人自行公開或其他已合法公開的個人資料或(四)公務機關或學術研究機構基於醫療、衛生或犯罪預防的目的,為統計或學術研究而有必要,且經一定程序所為蒐集、處理或利用的個人資料等條件外,原則上不得蒐集、處理或利用。

所規範的行為方面,除設有豁免規定排除單純個人或家庭活動的目的,而蒐集、處理或利用個人資料以及在公開場所或公開活動中所蒐集、處理或利用的未與其他個人資料結合之影音資料,成為本法適用範圍外,針對非公務機關的蒐集、處理、利用或國際傳輸行為,新法中均設有詳細規定,值得金融業者重視。

此次修正,乃在調整個資天平上的砝碼,由於砝碼比重的變動,自然會衍生一些尚待磨合的問題。

例如員工健康檢查資料是否得以拒絕繳交?公司內部資訊安全工程必須做到何種程度,於發生個資侵害時方足以免責?所謂的書面是否包含直接於網路上點選之契約型式?補行告知的方式有無替代方式以撙節成本?……凡此種種均屬未來必須正視的議題,以確保勞資雙方得以在人格權受到尊重的基礎下,促成資訊合理化運用。
(作者是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,熟悉金融市場與監理法制)
【2010/07/13 經濟日報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